优府网首页
设为首页
点击进入优府网RSS订阅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 正文

习李重典治乱为真改革扫清障碍

要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最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只有高悬逐渐反腐之剑,就能威慑大大小小的既得利益者拥护和支持改革,并逐渐培育新生改革力量。就现在的局势而言,即便是改革的步伐慢一些,只要步伐稳健,而且没有人故意捣乱,随着改革新政在实践中的不断细化和完善,就会逐步形成越来越强大的推动…

要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最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只有高悬逐渐反腐之剑,就能威慑大大小小的既得利益者拥护和支持改革,并逐渐培育新生改革力量。就现在的局势而言,即便是改革的步伐慢一些,只要步伐稳健,而且没有人故意捣乱,随着改革新政在实践中的不断细化和完善,就会逐步形成越来越强大的推动真改革的新生力量。

习李新政(图片来源:中新网)习李新政(图片来源:中新网)

  在目前已经严重“生锈”的体制及机制条件下,习李执政集团到底采用怎样的策略和手段,才能保障改革新政得以有效实施呢?

  各阶层人士已经清楚地看到:2013年以来由习近平亲自指挥、王岐山坐镇督办的高压反腐风暴,取得了大大超乎民众预期的收效;但与此形成明显比照的则是,中央不少改革政令出不了中南海,很多重大改革政策,虽然是从痛处着手、从深层切入,且极具针对性,但是收效甚微;有的政策一直在部委几关打转转,有些政令虽然下达到地方党政机关,但反弹上来的不是落实举措及效果,而是认为搜罗的一筐筐客观“困难和原因”。

  在这种情势下,有人认为: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体制由来已经,权钱交易无所不能,腐败寻租无所不在,而且在过去36年的改革历程中,已经形成庞大而复杂的既得利益人脉网络。可以说从各个部委到各省市,很多手握重权的领导及一些实权部门及岗位的干部,都人心惶惶,根本没有心思认真工作,更不可能静下心来仔细琢磨如何落实中央的改革方针;如果习李持续保持高压反复态势,还有谁来干活呢?甚至有人鼓吹提出了这样的对策:对于过去的问题,中央应当采取“一刀切”的策略,既往不咎,让大家从现在开始安心工作。

  这种疑虑看似有些道理,实际上是一种向既得利益集团妥协的迂腐之策。但是仔细琢磨一下或许会明白:目前看似是强势反腐,实际上是在重典治乱---强力压制住和控制可能诱发的“搅局乱世”因素,为真改革扫清障碍。

  首先,重典治乱,强力威慑既得利益集团可能的“兴风作浪”。从最近的反腐局势来看,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反腐败、肃贪官的问题,而应当从“稳定政局、防范作乱”的高度来看待当前的超高压反腐风暴。

  就目前情形而言,如果新一届执政集团若不实施真改革,人民不答应、历史不答应;但是,若实施真改革,则必然重创大大小小、血脉相通的得利益集团,他们不仅可能失去富可敌国的巨大的私产和继续寻租的渠道和机会,而且可能遭到历史的无情清算;因此,要高度警惕,防止他们会强势反抗和司机作乱?

  因此新一届执政集团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民众及民间,也不是来自牢骚满腹的知识分子,更不是来自所谓的海外“反动集团”,而是来自曾经或者现在的位居重权岗位的党内的大老虎。他们或许提拔重用过一大批遍及党政军各个层面的干部、或许控制着庞大的金融资本、或许操纵着大规模的国有资产,他们最最惧怕的是真改革的到来。他们怎能甘心坐以待毙。

  正如备受民众敬重的、有良心的经济学家吴敬琏所言: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在多数人群形成了共识,群众的支持的声音很强烈,但是要警惕、要警惕!虽然意识形态方面的障碍,也许比八十年代要小一些,但是既得利益方面的障碍,也许比那个时候要更强。现在这个既得利益可是不得了,权力寻租的数额大的不得了。要小心既得利益集团阻挡改革。

  正因为如此,要防范既得利益集团“串通作乱”的一个有效举措是:继续实施高压反腐,并坚决揪出打老虎而拍之,以威慑那些或明或暗的神通广大的既得利益者,因为他们的屁股底下沾满了屎,若不老实随时可以拉出来教练!

  其次,高压反腐,“护佑”改革渐进深入。36年改革开放的一大特征是:“挑挑拣拣”地改革开放、死不要脸吞噬成果。

  结果导致人民做出了巨大牺牲只勉强解决了温饱问题,国家资源极大地透支却落下一堆堆“夹生饭”;到了眼下,新一届执政集团面临的情势是:问题多多、经济脆弱、国库见底、民怨沸腾。而新的改革开放集结号、冲锋号吹响后,那些荷枪实弹的既得利益集团却装聋作哑、各级各地很多党政领导干部依然四平八稳、官僚成性,腐败官员心怀忐忑、总怕东窗事发。

  在这种情势下,改革如何推进和深入?因此,只有保持打老虎、拍苍蝇的高压反腐态势,一方面依法、依据清除腐败蛀虫,把占着茅坑不拉屎者逐步清理出局;另一方,把有能力和作风过硬的干部逐渐补充上来,并形成新生改革力量。

  要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最最不缺的就是想当官的人,只有高悬逐渐反腐之剑,就能威慑大大小小的既得利益者拥护和支持改革,并逐渐培育新生改革力量。就现在的局势而言,即便是改革的步伐慢一些,只要步伐稳健,而且没有人故意捣乱,随着改革新政在实践中的不断细化和完善,就会逐步形成越来越强大的推动真改革的新生力量。

  再次,维持反腐态势,取信于民。中国目前仍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农业大国,在农村乡镇地域生活的普通民众及城市经济条件一般的普通市民,仍然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中产阶层及富裕阶层的人口规模仍然是少数。

  因此,普通民众的物质及精神诉求才是根本。但是,广大民众最最窝火的是:人民大众是36年改革开放中最大贡献者和牺牲者,但是人民并没有分享到与其付出相符的改革成果,而巨大的改革成果被官僚腐败行为挥霍了、被权贵阶层瓜分了。

  而正如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所言:“在过去几十年的停滞时期,权贵集团不仅大肆掠夺社会和民众财富,而且形成了一种系统的恶政。这种恶政的三大表现就是:维稳、强拆、纵容贪腐。由此造成四大灾难:两极分化、法治倒退、社会溃败、生态灾难。

  而从体制要素看,表现为三要素:无所不在的总体性权力,权力与市场相结合的双重机制,暴力与阴损招数并用的治理手段。”而这种现象不是个别地区的特殊现象,而是自上而下的几乎无所不在的普遍想象。

  在这种情况下,改革的核心目的就是满足广大普通民众的物质需求,改革的主旋律就是广大普通民众的精神诉求。因此只有坚定而强势地实施反腐败,才能取信于民,才能扫除推行真改革的障碍,才有机会获得最广大的民众对改革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尽管目前仍有部分民众对改革新政然袖手旁观,对改革预期将信将疑,甚至有些民众在网上对新一届执政集团的改革新政冷言冷语讥讽抹黑。但是,随着反腐的不断深入及一只只大老虎及其子子孙孙的被清除,必然会大大肃清国家政体的毒素,排除各种有形无形的改革障碍。

  与此同时,改革的气候和条件也会大有改善。到那时如果不推行真改革,想必人民和历史绝不会答应。因此当下唯有通过持续的强势反腐不断取信于民,才可以赢得广大民众的信任和支持,才可以稳住局势和阵脚。

  (本文作者介绍:香港环球经济电讯社首席经济学家、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访问学者、高级研究员,政府及财团大型投资项目顾问,产业项目风险及可行性评估专家。 )



(资讯责编:赵雅敏 )
标签:习李重典治乱 2014年01月20日 13:21   [查看原文]  
相关阅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疑问
    疑问

    0
    难过
    难过

    0
    愤怒
    愤怒

    0
    喜欢
    喜欢

    0
    无聊
    无聊

    0
    鼓掌
    鼓掌

    0
    惊奇
    惊奇

    0
    骂人
    骂人

    0
    (521)
    (521)
    分享到: 投稿
    最新评论
    推荐信息
    推荐产品
    资讯 国内 军事 体育 篮球 足球 娱乐 电影 电视 财经 经济 消费 科技 手机 电商 女性 情感 时尚
    文化 历史 文学 旅游 周边 出境 美食 家常 健康 房产 房价 调控 汽车 新车 品牌 教育 视频 博客
    关于优府网联系方式 网站地图服务条款
    版权所有:山西优府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8-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固定刊物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